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

首页>新闻>旗区动态
鄂前旗 包联牵线 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阔
发布时间:2025-04-28 09:28:00      作者:吴庭薇 张金慧      来源:《鄂尔多斯日报》      【  保存
  打印       
分享到:
       
  走进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场子村兴月农牧业专业合作社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万多平方米的生猪育肥养殖场,一排排整齐、宽敞的现代化猪舍干净舒适,堪称生猪们的“星级公寓”。
  “我们村生猪育肥养殖场能顺利落地,全靠包联驻村单位的大力帮扶。”大场子村党支部书记石锦平指着监控画面,难掩兴奋之情。在包联单位鄂托克前旗财政局的牵线搭桥下,大场子村合作社与内蒙古正大集团于2024年3月成功签约,并于同年12月正式投产运营,目前各项工作运转良好。
  为破解大场子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,鄂托克前旗财政局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,多次带领村集体班子外出考察调研,最终将生猪养殖项目引回来,通过大场子村向合作社入股村集体土地45亩,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分红。
  驻村第一书记格根塔拉介绍道:“该项目分两期建设,一期总投资1400万元,于2024年4月开工,12月投产,目前有4座育肥场,生猪2200头,预计年生猪出栏达到8800头。通过现代化的养殖助力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,同时也让村民学习这种养殖技术,更好地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。”
  据了解,该养殖场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,通过引进内蒙古正大集团的优良仔猪,使用自动喂料系统、自动饮水系统、自动温控及通风系统等,确保生物安全、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。在这里,品种良种化、养殖规范化、生产设施化、防疫制度化、粪污处理无害化得以进一步实现,成为全旗首家现代智能化生猪育肥养殖场,有力推动了当地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
  “我们的养殖场采用智能高效的现代化养殖管理模式,与内蒙古正大集团签约了三定模式,保回收、保技术、保仔猪,猪进厂到出栏预计5个月,毛重能达到250斤左右,一头猪的利润200元左右。”鄂托克前旗兴月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兴飞开心地说。

  近年来,鄂托克前旗立足自身地域、自然以及传统产业优势,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发展,通过引入先进智能设备与科学管理体系,打破传统粗放模式,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。同时,持续延伸产业链,形成带动能力强、综合效益好、助农增收显著的生产经营群体,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,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。

转载声明: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

主办: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

承办: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

网站标识码:1506000004     蒙ICP17002409号-2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477-8581170(工作时间)

建议使用:1920×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

邮箱:ordosxxbs@163.com

   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